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全面总结本学期工作室及平台在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内涵深化等方面的成效,科学规划下一阶段发展路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于2025年7月1日在4410会议室召开学期总结会。会议由院长陈运军教授主持,各平台负责人围绕师资培养、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产教协同育人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与成果汇报。
罗明全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大数据技术) 成员何佳林重点汇报了平台在构建“双师型”教师梯队、推进模块化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平台通过名师引领、技艺传承、项目实战,有效提升了团队成员的教学能力与实践水平。未来工作将聚焦于进一步强化教师企业实践能力培养、开发对接产业需求的专业核心课程、优化“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并持续拓展社会服务与科研反哺教学的深度。
数据智能分析与处理泸州市重点实验室 成员王宝军汇报了实验室在完成年度考核、课题申报与结题评审、企业技术需求调研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实验室也明确指出当前在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应用型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的挑战。下一步将重点支持教师团队申报高层次课题、加强校企联合技术攻关、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以研促教,提升教师工程实践与技术创新能力。
陈玲名师(名匠)工作室(软件技术) 负责人系统总结了工作室在引领专业(群)建设与改革、重构课程体系、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等方面的显著成果。特别是在产教融合(订单班)方面,探索了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未来将持续深化基于职业能力标准的专业内涵建设,拓展产教融合的深度与广度,重点加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与教法改革实践。
唐中杰技能大师工作室(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 负责人介绍了工作室在指导学生技能竞赛、组织真实场景的攻防演练活动、联合重庆信通院组建订单班等方面的工作实绩。这些活动有效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行业前沿技术敏感度。下一步计划围绕产业技术难点申报应用型课题,并邀请企业专家深度参与工作室活动,共同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师技能更新与教学能力升级。
夏汛技能大师工作室(计算机程序设计员) 负责人重点总结了工作室在师生技能竞赛组织与指导、应用型课题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工作室已成为教师提升实践技能、反哺课堂教学的重要平台。下一步将继续强化以赛促教、以研促改,深化产学研合作,探索项目化教学实施路径,提升教师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指导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
在认真听取各平台汇报后,陈运军院长作总结讲话。他高度肯定了各工作室、平台作为学院“双师型”教师培养主阵地和教学改革试验田的重要作用。陈院长强调,必须将教师个人职业成长、平台可持续发展与学院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度融合,并对各平台提出具体要求:完善“名师引领、骨干示范、团队协作”的教师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工作室在技艺传承、教学创新、科研攻关中的核心作用,构建常态化教师能力提升体系。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扎实推进专业(群)建设、课程改革、教材开发、教法创新等核心工作,将产教融合成果、科研项目经验、竞赛指导心得有效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夯实可持续发展根基。各平台需精准对标“职教20条”要求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系统梳理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教师培养、教学改革、科研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具体目标与实施路径,为学院内涵式发展和影响力跃升提供持续动能。
此次会议为学院工作室与平台建设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凸显了其在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内涵质量提升中的关键地位。各团队将以此次总结为起点,聚焦短板、强化优势,凝心聚力,通过建强教师队伍、深化教学改革、拓展优质资源,推动学院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等关键领域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区域数字经济转型升级贡献核心智力支撑与人才保障。
图文 | 陈玲 审核 | 陈运军 编辑 | 张灵瑶